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,一些买扒渣机的老板一打电话就说你家扒渣机/耙渣机/爬渣机,多少钱一台?我自认为应该不止我们永力通一家常遇到这种情况,每每和同行交流发现这个是许多客户的一致问法。
如果评选一句“最能让商家发飙抓狂”的话,那么我想一定是“人家谁谁谁机器,比你便宜”,以及这句话的变种,诸如,你看啊,一样的东西,人家比你家便宜;人家比你家便宜还比你家的好;人家比你家便宜,还额外送东西;人家的东西便宜,服务态度还好......
不用多了,你只管把类似的话冲着商家重复三次,就能收到奇效——让淑女开始发飙、让职业变得市井、让沉默寡言者变得滔滔不绝、让口若悬河者说得上气不接下气、让老板不再淡定、让微商把你拉黑...总之是立马抓狂、发飙开始。
为啥呢?
细想起来,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。
首先,没人喜欢被人拿来和别人比,特别是和比自己更“好”的人比。
那个传说中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是所有孩子心中的公敌,那句“你看人家谁谁谁”已经如同一个梦魇、一句魔咒,被嵌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,如同一根刺,扎在心里。无论是家长说、上司说、领导说、朋友说,都会呛到肺管子、勾起无限多的不堪回首的满满的都是委屈的童年回忆。这是心理基础。其次,所有的比较都需要有前提,而人们恰恰懒得顾及前提。
运动会上,凡力量的对抗,都严格区分体重,多少多少公斤级。那种不顾身高、体重、块头的比武,只有在武侠小说或打黑拳的地方才会发生。如果前提不一致,做的比较、得出的结论,就全都毫无意义。要知道,价格是在诸多前提条件下产生的,只提价格,等于没提。
像是我常常遇到的客户,要同型号的扒渣机,可是每个厂家的扒渣机的材质是不一样的,及时材质是一样的,配置又不一样,配置即使又是一样的,加工的机器可能不一样,加工的工人的水准也是不一样的,难以比较,要看什么,看制作年限,看工人经验,看老客户评价,看售后团队,看合作伙伴……
第三,只关心价格是最大的“不讲道理”。
什么前提都忽略,只说谁的价格更低,就是最遭人恨、找揍、欠扁的行为——“不讲理”。
在人们的潜意识里,面对一个不讲道理的人,是不需要温良恭俭让的,能抬手就揍的,绝不多费口舌;能张口就骂的,绝不浪费时间。作为商家也一样,修养好点的,就抓狂;修养差点的,就发飙。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是买家的两个心理原因。
其一,喜欢比较,是因为不懂。其实,买东西时,买家、消费者们永远不知道该如何判断,只能“有对比,才有鉴别”。即便已经做出了选择,心里依然吃不准、拿不定主意、不知道对错,隐隐地总觉得有可能“上当了”,于是只要一有机会,一遇到相似的,就不由自主地做个对比。比完之后,要是觉得自己赚便宜了呢,则窃喜,自认为英明神武;要是觉得自己吃亏了呢,就到处诉苦、抱怨、求证,甚至投诉、诋毁、砸场子,非要找回这个心理平衡。
其二,渴望便宜,是因为心里穷。所谓心里穷,就是内心的匮乏感太强,总觉得自己缺点东西、缺很多东西,这东西也许是物质,也许是感受,比如占便宜的感受。有些商家一直不懂,为什么有那么多消费者,甚至包括一些有权有势有地位有收入不差钱的“高端”客户,同样那么热衷于买低劣商品、凑“特惠”热闹、禁不住“特价”诱惑,其实道理很简单,这些人买的不是东西本身,而是“便宜”。便宜本身就是商品,而且是畅销品,是很多心里穷的人的“刚需”。
作为买家,有这两个心理,无可厚非,甚至还可以说是混社会的先进经验、是人类进化的心理成果。人都差不多,当我们面对陌生的、不了解的事物和诱惑的时候,也一样,也会这么办。
说来说去,结论就一句话。
作为买家,图便宜,无罪;爱比较,无罪。但,上来就谈价格、只盯价格,不顾一切只图便宜,就欠扁,因为那是最大的不讲理。如果被人家扁了,别哭别闹,那是自己找的,活该。
作为卖家,被人比较、被人盯着价格,也是常态。但遇到特别“不讲理”的客人,该抓狂抓狂、该发飙发飙,这不算没修养、没职业道德。毕竟,客户也是需要被教育的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不论买家还是卖家,咱能讲理,还是尽量讲理。也别生气。生意就是个生存游戏,为游戏生气,值不当滴。但永力通坚持品质,用品质说话,用服务让客户放心!